logo
400-885-0909

版权

版权知识 | 知识产权、版权、著作权三者联系与区别

更新时间:2025-03-10

1

"知识产权"来源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国际上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在内的一类民事权利的统称。该术语最早见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

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订后,“知识产权”一词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在此之前,包括法国在内的知识产权制度较为发达的西方各国,一般是用“无形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一词来概述上述民事权利。

在我国,1986年前学术界通常使用“智力成果权”一词。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以“知识产权”作为有关章节标题,于是该术语始取代“智力成果权”一词,为法学界普遍采用。在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智慧财产权”。

知识产权、无形产权、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名称不同,所指却为同一对象。

2

“知识产权”概念

了解“知识产权”定义前,先来了解一下“产权”。

产权:或者说财产权,译自英语Property,本身带有所有权或者类似权利的意思。

西方:作品、发明等客体被视为一种财产,一种无形的财产。其视知识产权为财产权,或者说对财产的权利。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首先是财产权(一种类似于所有权的独占权),关于人身权,则是附带的。因而其知识产权概念在范围上,扩大至以各种被认为同作品、发明等相似的无形财产为客体的诸权利,例如反不正当竞争的权利,相反,类似发现权一类不以财产为客体的权利则不包括在知识产权中。

我国:知识产权并非单纯产权,有些甚至根本与产权无关。我国法律所谓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其客体并不仅是财产。按照我国法律,一切为法律所确认的基于智力成果的权利,无论该智力成果是否可作为财产,也无论其权利的内容是否包括严格意义上的“产权”在内,均系知识产权。因此,发现权在我国属于知识产权,而制止不正当竞争权利则不被包括。

3

“知识产权”范围

知识产权”是一个类称,各国法关于知识产权的具体范围规定不完全相同

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知识产权包括: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对演出、录音和广播享有的权利;对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享有的权利;对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对外观设计享有的权利;对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和标记享有的权利;对制止不正当竞争享有的权利;以及对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一切其他智力活动成果享有的权利。

相比起来,我国“知识产权”范围稍窄大体包括:(1)著作权(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2)邻接权(出版物、演出、录音录像、以及广播电视节目);(3)发现权(科学发现);(4)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5)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6)商标权(商标以及服务标记)。【反不正当竞争的权利被视为同知识产权相关的权利】

4

“版权”来源及含义

“版权”一词,是19世纪日本人根据英文copyright创造,后为旧中国立法所沿用。

英文copyright所指是英王给予出版商出版书刊的特权

因此,“版权”的最初含义是“制版特权”,与现代意义的“著作权”不同。

5

“著作权”来源及含义

在法律中正式以“著作权”的概念取代“版权”概念始于日本

日本于1875年和1887年先后制定两个版权条例。前一条例中,版权实际上指出版商经官方特许而享有的图书专卖权;后一条例中,版权是作者所专有的出版权。

1892年,日本制定了保护作者权利的《版权法》,1899年,日本制定了统一的作者权利保护法,正式定名为《著作权法》。著作权概念先后为世界各国立法所接受。

6

“版权”与“著作权”有无区别?

“著作权”概念出现后,“版权”一词并未被摒弃。

国际: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英美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无论是在国内立法还是在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约》)中,“版权”都被赋予新的含义,在传统“制版特许权”或作者出版权意义的基础上渗入作者精神权利内容,从而成为著作权的同义语

我国: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

在“著作权”与“版权”之外,还有“作者权”一词。

在作品的权利体系构建中存在三项最上位的概念,即著作权、作者权与版权。著作权概念源自日本,并为我国、韩国所采用;作者权概念产生于法国,之后为大陆法系各国所采在作品用;版权概念则来源于于英国,之后成为英美法系各国所继受。通常而言,这些概念因存在不同的适用地域,互不交叉,然而,我国却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采用这三大概念的国家。[3]

目前在我国,著作权、版权、作者权三者概念具有同一性


上一篇文章: 版权和商标对品牌的保护区别
下一篇文章: 公司logo如何申请版权保护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