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400-885-0909

微信文章

​论做事之路气力

更新时间:2025-10-17

       做事当一鼓作气,成长需顺时而为,这是生命规律给予的启示。人生不是无限延展的画卷,错过了关键的奋斗阶段,再想发力往往事倍功半。而那些能穿越时光、成就非凡的人和事,往往既懂得把握当下,更深谙树立长远目标的真谛。
       常有人以“大器晚成”安慰迟迟未获成就的自己,却不知帛书《道德经》中原本记载的是“大器免成”。后世流传的“大器晚成”虽饱含对坚持与积累的肯定,却也容易让人陷入“拖延等待”的误区。生命有其自然节律,80岁再谈努力,终究难以弥补青年、中年时期的时光留白。就像季节流转,春种秋收皆有其时,人的成长与奋斗也需契合生命的节奏,在该拼搏的阶段全力以赴,方能不负光阴。
       短期目标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动力,却难以为长久发展续航,曾国藩的湘军便是例证。当初曾国藩为湘军定下“打败太平天国”的明确目标,将士们怀揣这一信念,从湖南出发沿长江东进,一路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最终成功攻克南京。可当这一短期目标达成后,湘军便瞬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士兵斗志涣散,部队战斗力急剧下滑。即便后来朝廷命曾国藩剿捻,这支曾经骁勇的军队也已无力担当,只能依靠淮军接过重任。湘军的兴衰恰恰说明,局限于眼前的小目标,一旦达成便容易陷入“气竭”的困境,唯有高远的志向才能成为持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反观那些成就伟大事业的群体,无不是以长远理想为指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建设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这一目标超越了一时一地的得失,贯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历程。从过雪山、爬草地的长征岁月,到建设新中国的艰苦探索,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因为理想未竟,奋斗的“”才得以不断积蓄,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斗志。这种由长远目标带来的持续动力,远比短期目标更能支撑人穿越风雨、行稳致远。
       人生如马拉松,若只将目标定为5公里,跑完便会松懈;若以40公里为目标,身体与意志自会合理分配力量、持续蓄力;若将目标放得更长远,甚至着眼于几代人、百年后的愿景,心灵便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许多人到了一定阶段便暮气沉沉,并非能力不足,而是缺少了长远的志向牵引,在达成短期目标后便没了前行的动力,最终归于平庸。

把握时机、一鼓作气,是对当下生命的尊重;树立长志、目标高远,是对未来人生的布局。前者让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不浪费每一寸光阴;后者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始终有方向、有动力,不迷失于眼前的苟且。唯有将二者结合,既趁时奋斗,又以长志为帆,方能在人生的航程中劈波斩浪,成就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上一篇文章: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文章: 人民日报每日晨读 | 自我提升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