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400-885-0909

金融

普惠金融夯实社会韧性 稳住民生基本盘

更新时间:2025-07-25

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为彰显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力量。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巩固提升普惠信贷体系和能力、加强普惠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六部分16条措施,并提出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的主要目标。该方案不仅为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经济韧性的持续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实施方案》提出,要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供给格局。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强化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大中型商业银行和大型保险公司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立足自身特点制定普惠金融战略,明确普惠金融业务边界,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大对科技和创新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地方中小银行机构要牢固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适应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变化,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对新市民就业创业、安家落户的金融服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发挥各自特色金融功能,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涉农企业等的金融需求,提高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可得性。通过不同性质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力,普惠金融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也致力于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县域和农村地区。这些区域的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程度,不仅是衡量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广覆盖”效果的重要标尺,更是中国经济韧性的微观体现。为完善丰富乡村金融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巩固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保障能力。近年来,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管齐下拓展服务范围。一方面,通过增设网点,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偏远乡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基础金融业务;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金融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如今,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的目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普惠信贷”,并将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以及重点帮扶群体等均纳入其中,明确监管目标。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之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概念,“普惠信贷”的概念覆盖更广、结构更优、价格更惠。


近年来,金融资源的投向不断向普惠领域倾斜。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5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4.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9万亿元。


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新驱动、就业创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指出,“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实施方案》将民营企业也纳入其中,提出建立健全包括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重点帮扶群体在内的普惠信贷体系。特别提出要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以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这意味着普惠金融业务将从传统的小微企业向更广泛的民营经济领域拓展。


今年以来,我国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以法治的稳定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确定感;七部门联手推出的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为科技创新搭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贯穿全链条的金融服务网络;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发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为企业拓展了更多发展可能;债券市场创新推出的 “科技板”,则为科技型企业等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了专属渠道……从法治根基的筑牢,到制度环境的优化,再到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多维度的支持让民营企业在创新路上更有底气、更敢突破。

随着我国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普惠保险发展的制度设计也在日益完善。国家层面多项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为普惠保险发展赋予清晰定位。2023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并明确将农业保险、普惠型人身保险及养老保险列为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的三个基本领域。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进一步印发《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普惠保险发展迈入全面提质扩容新阶段。此次《实施方案》更是从推进保险公司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提供优质普惠保险服务、强化普惠保险监管政策引领等四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为普惠保险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近年来,普惠保险持续深耕小微企业、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群体及残障人士等重点领域,通过创新产品供给与服务模式,已逐步展现出实践成效。通过下沉服务触角、精准对接普惠客群,有效提升了保险服务的可获得性与覆盖广度,也显著增强了民众的满意度。例如,针对农村地区风险保障薄弱的问题,各地通过简化投保流程、拓展线上服务渠道等方式,让偏远地区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参保、理赔等业务,大幅降低了保险服务的获取门槛。


此外,普惠保险还立足特定群体的实际需求,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急难愁盼”,依托保险机制的风险分散与经济补偿优势,构建起多元化、分层次、多维度的保障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的营业中断险、雇主责任险,为老年人定制的意外险、医疗险,为新市民设计的租房保障、职业伤害保险等,都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为普惠金融落地提供有力支撑,也成为保障民生、稳定生产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上一篇文章: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文章: 光大银行召开学习贯彻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