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
立柱架梁育英才 聚智赋能促发展——安徽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今年是财政部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实施20周年。20年来,该项目为我国财经领域输送了大批兼具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专业能力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成为推动会计行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安徽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全国高端会计人才为引领,积极打造省域高端会计人才培育品牌,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为加快打造 “三地一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会计人才支撑。
一、星火燎原,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引领作用彰显
自财政部实施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以来,安徽省财政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荐优秀会计人才参与选拔。截至2024年年末,安徽省共有53人入选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从历年报名和入选情况看,无论是参与热度还是入选数量,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这是安徽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厚植人才沃土的生动体现,充分彰显了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的强大号召力和广泛影响力,更折射出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端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强大吸引力。
20年的系统培养与实践淬炼,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全国高端会计人才队伍在江淮大地茁壮成长。他们广泛分布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中介机构等关键领域,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管理中坚和行业标杆。这支队伍知识结构前沿,精通现代会计、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并活跃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能力素质全面,不仅具备卓越的专业判断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更展现出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团队领导力。他们如同播撒在全省各行各业的“金种子”,蕴藏着巨大的辐射潜能,在引领会计行业变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
二、精耕细作,省域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立足本土,着眼长远,安徽省以全国高端会计人才为标杆和牵引,积极探索省域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努力擦亮安徽“高端会计”名片。
(一)强化政策引领,构建三级培养体系
2021年,省财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国资委出台《安徽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意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面向经济主战场、重大战略需求,大中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注册会计师行业、促进全面发展等四大领域,培养1000名市级、500名省级、50名国家级高端会计人才。形成全国高端会计人才顶层引领、省级高端人才中坚力量、市级后备人才基础支撑,梯次分明、衔接有序的培养格局。
(二)锁定高端目标,打造复合型会计人才
坚持高点定位“选人”。本科以上学历、高级以上职称或注册会计师作为入选的基本门槛,学员整体呈现“三高一低一广”特点,即高学历、高职称、高职务、低年龄、广分布。坚持高标管理“育人”。加强与国家会计学院合作,按照“贴近实际、结合案例、突出前沿、体现创新”原则制定课程。坚持高效联通“用人”。择优选拔高端会计人才参加会计科研,择优聘为准则制度咨询专家,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实战与跨界融合
依托国家会计学院等优质资源,坚持“贴近实际、结合案例、突出前沿、体现创新”原则,设置数字经济、ESG、国际会计准则等前沿课程。推行“校企双导师”“课题研究+岗位实践”等模式,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名高端会计人才担任省级咨询专家、高会评委、实践导师,形成“领军带骨干、骨干带青年”的传帮带机制。
(四)聚焦协同共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2023年以来,与沪、苏、浙财政部门连续3年举办四届长三角会计人才联合集训,先后走进科大讯飞、正泰电器、鱼跃医疗、携程等知名企业,跨区域、跨类别、跨行业开展学习交流。同时,举办“长三角会计合作助力新质生产力”等多个主题论坛,通过联动学习、碰撞交流,实现思想裂变、格局升维,持续提高人才综合实力。2025年,进一步深化人才协同,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长三角新质生产力方向高端会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五)融入区域战略,推动长三角会计合作
安徽省财政厅倡议通过建立长三角会计管理合作,助力会计工作领域的常态化交流。2024年3月,长三角会计管理工作合作座谈会顺利召开。同年5月,沪、苏、浙、皖财政部门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正式签署《长三角会计管理工作合作备忘录》。作为我国首个区域性会计合作协议,备忘录涵盖优秀会计人才互推互荐、人才评价标准趋同等八项内容,标志着长三角会计管理协同发展的常态化机制正式建立,为长三角会计管理部门在财会智库赋能、人才交流提升等领域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六)加强服务保障,激发人才创业热情
梧桐生嘉木,自有凤来栖。要想吸引和留住高端会计人才,必须构建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2024年,安徽突破性纳入省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进一步丰富人才强省会计图谱,彰显对高端会计人才的认可和重视。连续9年开展行业人才奖励,涵盖长三角优秀会计人才引进、继续教育补贴、后备人才留储等方面,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三、春华秋实,高端会计人才服务发展成效显著
(一)提升会计人才整体素质
高端会计人才积极发挥头雁作用,通过实施数字化管理诊断、财务大讲堂等,为财务人员搭建争先进位舞台,围绕培养“战略型、业务型、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目标,提升团队战斗力。通过多层次培养体系的实施,安徽省会计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年均入选人数翻了一倍。“十四五”期间获评高级和正高级会计师达6 789人,较“十三五”末增长41%。
(二)推动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高端会计人才为企业并购重组、投融资提供决策支撑,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如通过引进“天津力神”与“德马科技”战略投资,收购“宇峰智能”并成立产业园,完成了动力电池与智能物流业务的整合建设;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加强总部集约型管控,2023年成功发行安徽省首单公募科技创新公司债;全面参与基金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产业培育、产业整合功能,助力打造安徽科创企业上市集群。
(三)服务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
构建“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财务模型”,打通科研项目资金最后一公里。聚焦本源量子投资回报分析和供应链成本建模,推动项目最终入选国家重点扶持名录。积极参与组建方案的编制、清产核资、审计、评估,助力行业集团整体向生态环境产业转型,谋划集团信用评级提升及资本市场并购。助力发行全国首单10年期4亿元用途类科创票据,协助芯联集成等多家企业上市融资,有力支撑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智力引进及产线建设。
(四)助力单位风险防控水平提升
推动单位完善内控制度,健全内控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识别体系,提升全流程财务风险防控水平。如某单位高端会计人才凭借敏锐的数据分析能力,构建风险预警体系,精准预估风险,助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41%的高速增长;构建税利运行引导和“8910”财务内控等体系,着力推进智能财务建设。
四、继往开来,谱写高端会计人才培育新篇章
站在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二十周年的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安徽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紧扣财政部“十五五”会计人才发展规划方向,持续推动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
(一)优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积极动员参加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二是持续抓好省域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重点加强数字会计、绿色会计、国际会计等领域的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三是督促指导各市积极开展高端会计(后备)人才选拔培养,逐步推进建立梯次化行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深化长三角会计管理合作
积极参与长三角高端会计人才联合培养,推动会计人才跨区域流动和资源共享。依托长三角会计管理共同体平台,加强与沪、苏、浙在会计标准建设、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评价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长三角地区会计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会计支撑。持续深化长三角会计咨询专家、评委、实践导师互推互荐,完善工作机制和流程。
(三)逐步建立会计人才智库平台
整合区域内高校、企业、行业协会专家资源,依托国家会计学院和高端会计人才,探索建立“会计智库”,覆盖学术、实务、审计等领域人才,专家信息设置分类标签(如研究方向、行业经验等)并动态更新。汇集单位预算编制、财务规划、成本效益分析、税务合规计划等需求信息,基于“智能算法优化+人工干预调整”模式进行供需方双向精准匹配,实现人才供给资源与需求资源有效整合。
(四)健全高端会计人才使用机制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积极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等推荐、使用高端会计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会计人才的领军和带头作用。择优向财政部推荐会计准则、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咨询专家,择优聘任省级会计咨询专家、会计继续教育专家、高级会计师评委等。探索开展跟踪评估,形成正向激励氛围,调动会计人才积极性。
二十载耕耘不辍,二十载硕果盈枝。面向未来,安徽省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为打造全国会计人才高地、谱写现代化安徽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文章: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文章:
构建基本培训机制 赋能人才队伍建设























































